普洱茶的生产工艺流程——康合然
普洱茶可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。普洱熟茶是通过生茶、湿水、反复翻面、堆积、解块、干燥、分级、蒸(类似于生茶的蒸过程)、干燥和摊放的过程生产的。
1.生茶毛茶:新鲜茶叶经过杀青、揉捻、晒干后成为普洱茶毛青。
2.湿水:发酵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。水质应该清澈甜美。优质地下水,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是发酵茶的首选。
3.反复翻堆(即堆发酵):湿水后的茶叶在室内按照一定的百度堆积在一起,在微生物、湿热和氧化的共同作用下,形成普洱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。传统的熟茶生产方法,堆发酵技术是基于一次性完成的原则。5-8圈后,绿茶发酵充分均匀,整个堆发酵过程约需4-6周。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环节,掌握温度和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。
4.堆积:发酵和翻堆过程结束后,为了避免茶叶发酵过度,堆积起来,为下一个过程做准备。
5.解结块:堆积发酵通常会导致绿茶结块,传统上用手分解。
6.干燥:将室内发酵堆开沟通风干燥,每3-5天开沟一次,重复交叉开沟,直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%。干燥普洱茶不宜晒干、炒干或晒干,否则会影响普洱茶的品质。
7.分级:用竹筛将普洱茶分为普通茶、初茶和脚茶。与此同时,非茶叶内含物,如石头和谷壳,和茶叶内含物,如老梗,花和水果,被消除。
8.高压灭菌器:它类似于生茶的蒸煮过程。蒸压温度、时间和压力对茶产品的香气和口感有绝对的影响,这是大工厂和小工厂中许多茶产品区别的关键,尽管茶的面积和等级是相同的。
9.晾晒:将模压成型后的普洱茶摊平,自然风干约2天,或在两面曝晒2小时后,在阴凉处再晾晒一天。新制茶的含水量通常在9%以上,但放置约两天后,含水量会逐渐降低(蒸发)到9%左右;然而,茶叶在自然环境中贮藏后,其含水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