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茶的不同阶段及茶的作用
饮茶,不仅带给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,更是一种自我文化的提升,而中国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,已经经历了各个朝代的传承及演变,形成了多元化的茶文化。那么你知道茶的不同阶段是如何食用的吗?
1. 秦代茗粥:茶与蔬菜一样都是用来吃的,从茶树上摘下来的茶叶扔到锅里熬熬煮煮就可以直接吃了,那时的人把煮出来的这一锅菜叶子叫做“茗粥”。
2. 唐代煮茶法:煮茶前,先把茶叶碾成粉末,烧开水后将调味品放入,再将茶粉撒入锅内。饮用时,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,谓之“吃茶”。
3. 宋代点茶法:将茶饼研成粉末制成“末茶”,用开水冲泡,并用茶筅搅拌后饮用,现在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。
4. 明代泡茶法: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,为现代泡茶的开端。
秦代的茗粥、唐代的吃茶以及宋代的点茶,时至今日还仍保留着,这些正是经过了历史沉淀而流传下来的茶文化,有其独特的韵味。发展至今,茶都有什么作用?
1. 祭品: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植物最早是作为祭品用的,后来有人尝食发现食而无害,便“由祭品,而菜食,而药用”,最终成为饮料。
2. 药用: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,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《神农本草》中就有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茶做药用,生嚼内服清热;外敷消炎解毒。
3. 食用:从生嚼到煮食,茶叶和粮食一起煮“茶粥”、“羹印”,或者灼煮,捞起,加调料。今云南基诺族仍有“凉拌茶菜”。
4. 饮用:饮用源于食用,饮茶比喝白水解渴。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,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。
综上可见,茶叶的应用是人类生活文明的一大重要发现,它的作用体现在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,更是经过了漫长历史沉淀的饮茶文化。